17 一月

爱静阁补选华裔候选人全部落败说明什么?

阅读量:53  

有27人报名参选的多伦多爱静阁第22选区的市议员补选终于落下帷幕,八名华裔候选人全部落败,前市议员詹嘉礼的助理尼克(Nick Mantas)正如很多人预料那样成功当选。随着结果的公布,微信群内又出现了对华人参政问题的讨论,有人认为:由于华人总是内斗不团结,才有了这样的结果。

这次多伦多爱静阁补选是在疫情肆虐、严厉封锁令下进行的,尽管报名参选者众多,但投票率不高,只有18%。即便如此,这也一定程度反映出选民的意向。

士嘉堡爱静阁选区的前任议员是老牌政客詹嘉礼,他因为在2018年市选中违规超支而失去了议员资格。由于他被褫夺议席是技术犯规,不代表失去选民信任,所以在选区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前助理尼克能够在补选中胜出,与他的大力助选有一定关系。

加拿大政坛的各类选举比比皆是,但像这次爱静阁补选中八名华人齐上阵的事还是罕见。因此中文网有舆论指责这些候选人为什么不能集中票源、协调出战?有人甚至认为:在一个华裔人口众多的选区,如果华裔候选人没有当选,将是个笑话。

其实在安省大多伦多地区,很多地方都有大量华人居住,但不是每个选区都一定有华裔议员的。比如爱静阁选区的上届市议员就是希腊裔的詹嘉礼,省议员是阿美尼亚的白必勤,士巴丹拿中区唐人街选区市议员是白人周凯捷,华人众多的万锦市市长则是本地老牌政客薛家平。

加拿大是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虽然不少族裔都有自己优秀的政治人物,但数量多少并不由族裔人口比例决定,而要看政治人物本身的能力水平素质,他们能否被各族裔选民所接受?有一种观点认为:依现在加国华人的数量就必须有多少名议员,如果达不到,就是不平等,就是制度性种族歧视。这种看法其实很肤浅,是对平等机制的不理解。西方自由平等的精髓是机会的平等而不是结果的平等。当一个社会保障了所有人议政参政的权利,作为个体能否成功?就看自己努力了。加拿大华人参政历史不算短了,成绩似乎不太辉煌,议员、部长数目也不是很多,其实这是整体华裔政治水平的真实反映,非常切合当今华社的实际,没什么好抱怨的!

1月15日爱静阁补选华裔候人全部落败,有人为之惋惜,坚称如果有华裔候选人让位退出,那么集中票源之下,就有华人可以拿下议席。其实,参选是加拿大公民的权利,市选又是以个人名义参加,如果为了击败另一位非我族裔的候选人而放弃自己的参选权利,这是对选举制度的不尊重,也没有真正明白民主选举的意义。

目前加拿大的华人主要来自两岸三地、东南亚国家及这里的第二代、第三代。虽然大家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但他们成长的背景、接受的教育、价值取向各有不同,有时还是大相径庭、矛盾冲突的。如果犹太人出于危机感可以拧成一股绳的话,那么海外华人绝没有这个可能。既然如此,让不同的华裔侯选人为了那个空洞的华人参政成绩的荣光而自己弃选成全别人,也就不切实际了。更何况加拿大坚持族裔平等,不管什么肤色、什么人当选,他都不是华人同乡会的干部,而是为各族裔选民服务的民意代表,既然如此,又何必介意他的族裔身份呢?

事实上从这次爱静阁补选各华裔侯选人的背景看,他们虽然是同族裔,但票源并不重叠。他们中有人得到工会左派支持,年轻人选票居多;有人被保守党政要加持,对保守派选民有一定吸票作用;又有的人来自社团,有乡亲们撑腰;还有的人得到香港移民社区的支持。由于他们分别有不同的票源,如果其中任何人退出,支持者未必会将选票转移给另外的华裔候选人,很有可能索性不投票或者投票给自己信赖的非华裔候选人。

华人参政是个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所幸的是随着很多华人对加拿大政治认知的加深,曾经被老华侨们奉为至宝的华人选华人的信条越来越没有市场。华人选华人逐渐变成了华人选能人了。爱静阁选区华人云集,为什么市议员再度由非华裔当选?似乎正说明了这点!

进入无忧资讯《来稿评论专题》专题,查看更多文章 »